首页 > 商业资讯 

支付也能“可穿戴”

时间:2015-09-08 来源:未知 责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家的生活水平偏低,消费观念也比较传统,支付手段更是单一,多为零星的现金支付,银行卡并未被大众接受。随着经济发展及通信网络的进步,银行卡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中。不过,由于各家银行自成体系,商户柜台不得不摆放各行标识的POS机,给支付双方都带来了不少麻烦。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规范统一了国内的银行卡系统,并在次年8月推出“62”开号的银联标准卡,不仅填补了国内银行卡市场长期以来无自主品牌卡的空白,也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目标。现而今,传统的银行卡技术上也在突进,从今年开始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由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已经变为金融IC卡,“闪付”作为金融IC卡最重要的功能和特色之一,也正在开启国人消费支付的全 “芯”世界。

  闪付引领“消费+生活”

  在“互联网+”风口的驱动下,银联金融IC卡顺应时代的潮流,已进入“支付+消费+生活”的崭新时代。“支付+”是支付功能的延伸,涉及的领域将更宽泛,它的应用场景更为丰富。从线上到线下、从云端到消费终端,再到生活方式,金融IC卡打通了手机、消费和生活的全通道,完成了包括超市、商场、餐饮、娱乐以及停车场、公交系统、农贸市场、智能园区等非接支付布局,非接支付的生态圈已然成熟。

  与从线上走到线下的扫码结算方式相比,银联“闪付”不仅方便、安全,还无需耗费Wifi或国际漫游流量。 “支付+”平台的出现,真正把支付流程化繁为简,便捷省时的同时,提升现代生活的品质感。

  支付也变得“可穿戴”

  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各类智能软硬件,正在开启人们的智能生活,支付也不例外。不久前,兴业银行联合咕咚发布了“兴动力”信用卡手环,除了实现刷卡功能外,还能通过云端数据共享,实现卡路里兑换信用卡积分,又健康、又快乐,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便利、优质的支付体验。

  中国银联专家表示,未来几年金融IC卡将迎爆发式发展。金融智能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合作和应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金融智能卡在社保、公交、医疗、教育、电力、铁路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未来则在更多的行业领域开展合作,让持卡人得到更多的普惠服务。

相关阅读

原标题:21个自贸区形成开放新格局 十四五将打造开放新高地本报记者昌校宇《证券日报》记者从11月25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详细]
东南网11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2020年天猫双11狂欢季的成绩单在12日零时定格,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详细]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4日讯 银保监会网站今日公布对吉林珲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吉林珲春农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详细]
随着核心城市纷纷步入存量时代,新增土地稀缺,中国大中城市迎来了以存量焕新、内涵增值为发展诉求的全新时代。首都城六区*[详细]
 1月23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大熊猫举行2019年新春丰容活动。饲养员们为大熊猫淼淼准备了水果礼物,希望通过丰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