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资讯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一个吃货眼里的航天

时间:2017-01-23 来源:未知 责编:
    近两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6,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丰收年。“中国天眼”落成,新一代长征五号、七号首飞,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声控,神州十一号、天宫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景海鹏、陈冬还创下连续在轨33天的中国航天记录,全年宇航发射22次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

  获得“航天功勋奖章”的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右)

  不过今天我们想说的,是航天事业中的一个小花絮:宇航员们在天上都吃什么?

  在太空中,由于长期处于失重环境,航天员们的体内营养元素会快速流失,加上太空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挑战多、宇宙辐射强烈等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唤起航天员们的食欲,对他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众所周知,由于航天发射的成本高昂,而各种科研器材设备又占去在中了大头,特别是在航天事业早期火箭和飞船的运力受技术限制,留给航天员们改善生活的空间和重量都极为有限。所以直到今天,一提到宇航员的太空食品,很多人还是会联想到当初加加林、阿姆斯特朗时代吃的那种牙膏状食物。

  不过,这其实早就是老黄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各国为改善航天员伙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今天的宇航员们在太空,不仅食物花样多、味道好,而且营养丰富、膳食均衡更全面。例如,美国宇航局已经陆续把可乐、三明治、四季豆、鸡尾酒虾、冻干冰激凌、糖衣巧克力豆等加入了“太空餐厅”的菜单.2005年日本宇航员野口宗千在太空吃下了第一口带汤的面条——方便面师祖安藤百福发明的太空拉面(Space Ram),这是一款适合在外层空间食用的方便面,采用真空包装,面条更细,汤汁非常浓稠。

  安藤百福发明的太空拉面是世界上第一款被带上太空的面条

  说到吃,咱们美食天赋笑傲全球的中华家,更是不遑多让。

  去年景海鹏、陈冬的33天太空之旅,航天局为他们准备的食物种类有近百种,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类近百种,食谱周期五天不重样,不仅营养丰富,很好了满足航天员在飞行期间的能量摄入和营养需求;而且以中餐为主、主食与副食搭配、讲究荤素结合,充分考虑个性化需求与食品的感官接受性,可以说中国特色明显。

  “雪菜兔肉、红烩排骨、土豆烧牛肉、香芋蹄筋、什锦蔬菜、卤蛋、白菜豆腐汤、水果罐头……”景海鹏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还能一口气背菜名,表示最喜欢吃雪菜兔肉,并不断回味在轨飞行时吃到的其他美食。另外,景海鹏还在天上度过了他的50周岁生日,陈冬为此私下偷偷申请,带了一小块蛋糕,并在景海鹏生日当天给他送上了惊喜。

  他们在太空期间,还接受了专门的在轨嗅觉研究,通过酸甜苦辣四中基本为决策是和嗅觉敏感度,为后续的飞行食谱提供参考。这意味着,航天员在太空将会吃到更多、更美味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期间,还成功种植了11颗蔬菜。不过很可惜的是他们一口都不能吃,全部要留给科学家们研究。但是这次试种成功,为将来宇航员们在太空吃上新鲜蔬菜创造了可能。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未来,随着星辰大海的征途不断前进,我们的航天员口福也会越来越多。当然,参考此前源于太空技术的脱水蔬菜成功在民生普及的先例,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太空美食走上国人餐桌,在空间站种植的太空蔬菜、太空种子也会越来越多的走向普及,让航天事业更多造福全民。

相关阅读

原标题:21个自贸区形成开放新格局 十四五将打造开放新高地本报记者昌校宇《证券日报》记者从11月25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详细]
东南网11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2020年天猫双11狂欢季的成绩单在12日零时定格,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详细]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4日讯 银保监会网站今日公布对吉林珲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吉林珲春农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详细]
随着核心城市纷纷步入存量时代,新增土地稀缺,中国大中城市迎来了以存量焕新、内涵增值为发展诉求的全新时代。首都城六区*[详细]
 1月23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大熊猫举行2019年新春丰容活动。饲养员们为大熊猫淼淼准备了水果礼物,希望通过丰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