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周小川:避免虚假、循环注资,央行正在建立金控公司监管规则

时间:2018-03-09 来源:未知 责编:

  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成为与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一起,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金融监管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金融控股行为,有些叫金融控股公司,有些虽然对外没有称自己是金融控股公司,但实际上形成了金融控股的做法,同时控股了多家金融机构,可能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等不同行业。

  周小川认为,上述做法暗藏一定风险,对于这类公司应当纳入金融控股公司管理。

  他指出,金融控股公司制定相应规则目前在初步探索中。金融业依靠足够的资本,是能够吸收风险的一项基础能力。目前出现的金融控股行为,使得他们所控制的一些金融机构资本并不真实、完整,存在虚假注资、循环注资问题。强调资本真实性、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是金融控股监管的内容。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人民银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要强化整体的资本监管,避免虚假出资、循环出资;要严格股权管理,股权架构要清晰;要强化关联交易的管理,建立防火墙制度。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的金融控股公司按控股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首先是金融机构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保险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其中的主力。

  其次,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地方政府以及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涉足的金融控股集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包括一些产融结合,例如,国企、央企的金控集团,像中石油旗下昆仑银行等。

  还有做资本运作的金融控股集团,包括常见的“系”公司等,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最后是一些地方政府控股形成的金融控股平台等。

  一家以租房贷及装修贷为主营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便取名为“xx金控”。该集团首席执行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集团已经有第三方支付、小贷、融资租赁、担保等多张银监会监管下的金融牌照,目前还在谋求保监会及证监会旗下牌照。

  潘功胜称,人民银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金控公司的监管规则。在金融控股公司框架下,风险的隐蔽性比较强,容易发生交叉性金融风险。

  潘功胜称,在中国分类监管的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存在空白,监管主体不明确。要抓紧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落实行为监管,实质重于形式,强化整体的资本监管,避免虚假出资、循环出资;要严格股权管理,股权架构要清晰,要强化关联交易的管理,建立防火墙制度。

相关阅读

每年可减少80吨CO 2排放 Wolfram Senger-Weiss:引领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潮流阿尔滕莱茵 劳特阿赫,[详细]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