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央行的变与不变

时间:2018-03-14 来源:未知 责编:

  在此次银监会、保监会合并的过程中,央行在机构设置上没有变化,但值得关注的是,银监会、保监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拟订权将划归央行。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统筹金融监管的职能愈加凸显。事实上,央行统筹监管的趋势早有显现。2016年起,央行将原有的微观监管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央行职责逐渐扩大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2017年7月,金稳委成立,办公室设在央行。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看来,这次监管改革加上去年金稳委办公室设在央行,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央行在整个金融监管中的主导和核心地位。

  对于央行监管职能的变化,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也给出了官方解读。徐忠表示,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使监管部门专注于监管执行,提高监管的专业性有效性,强化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徐忠明确,央行承担的重要发展职能包括,统筹金融业发展规划,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不再编制本部门发展规划,以实现发展与监管职能分离;统筹金融业立法,金融立法不再各自为政,避免不同法律之间存在冲突、部分法律立法进程滞后等问题;统筹金融业并购重组、对外开放的安全审查。

  在分析人士看来,由央行草拟法规,银监会、保监会负责执行的模式实际上正在成为中国式“双峰”监管。对此,黄志龙指出,尽管央行在3月9日否认了短期内将实行“双峰”监管,但是从此次改革的方向看,仍然是“双峰”监管的方向。根据双峰(宏观审慎和微观行为监管)监管的国际经验,未来宏观审慎指标的制定、监管指标的执行、法律法规制定,加上央行一贯的货币政策和宏观金融稳定的职责,将是央行的主要职责,而具体的监管过程将由银保会和证监会完成,另外两会的监管也将由当前的机构监管向行为和功能监管转变。

  北京商报记者 许晨辉 刘双霞 程维妙 实习记者 宋亦桐/文 宋媛媛/制图

相关阅读

每年可减少80吨CO 2排放 Wolfram Senger-Weiss:引领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潮流阿尔滕莱茵 劳特阿赫,[详细]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