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 (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于新怡)3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上旬流通领域50种重要生产资料中,16种产品价格上涨,28种下降,6种持平。其中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报4096.4元/吨,较上一周期下调646.1元/吨,降幅13.6%,维持了2月下旬以来LNG价格下调趋势。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去年9月中旬前,我国LNG价格变化相对平稳。随着采暖季的来临,LNG价格上升明显,并伴随多次波动。其中,2017年10月上旬上涨597.7%,此后便基本维持两位数增幅。2017年12月下旬LNG价格出现下降态势,2018年1月中旬起逐步回升,2月下旬再度大幅下跌17.6%,并持续下跌。
有分析人士指出,供暖季以来,我国的LNG供应出现缺口,价格持续上涨。对此,中石油和中海油联手合作“南气北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区的供应压力。此外,国家发改委于去年12月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告诫会,致使LNG价格下降较为明显。今年1月下旬,受中亚管道气量压减影响,天然气价格再度反弹。而春节期间,由于下游工业用户对LNG需求量减少,价格大幅下跌。某分析机构称,随着冬季供暖的结束,民用天然气需求下降。但随着下游工业用户用量的增加,对LNG采购力度加大,价格会逐步回升。
实际上,本轮取暖季以来,我国天然气需求量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去年我国天然气供应量达2373亿立方米,比2016年增加了300多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产量也在稳定上涨。据悉,中石油去年国内天然气产量达1033亿立方米,而中石化也在去年突破257亿立方米,但我国天然气产量的增速仍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消费缺口。对此,我国大幅增加天然气进口量,截至去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