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对约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设备、新能源装备、高铁装备、生物医药等1300个产品类别料将受到关税影响。
但看破来势汹汹的关税“攻势”,细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USTR) 提交给特朗普的301调查报告,会发现美国的真正用意,是延缓乃至颠覆中国目前的核心国策“中国制造2025”,阻止中国各个前沿领域的技术进步。
“中国制造2025”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就是通过与外资企业展开合作,或者直接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帮助中国在各领域培养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而301调查报告中,被“指名道姓”列举“罪状”的也正是这些企业。
独立智库牛津经济研究院亚洲主管Louis Kuijs在研报中指出,征收惩罚性关税和对中国公司在美投资设限,其实都意在打击美国眼中中国的不公平技术与知识产权做法。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22日在参议院作证时也直言不讳,称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关键领域都将被列为关税“重点关照”的对象。
特朗普签署备忘录之后的15天内(即4月7日前),USTR会公布关税商品的详细清单。但我们从已经公布的215页301调查结果报告书中,可以管窥一下哪些中国企业被美国视作“眼中钉”:
美的集团
虽然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并非国有,但USTR认为其在中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6年,美的集团斥资42亿美元收购德国顶尖机器人集团Kuka,而USTR将该并购案视作中国政府“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延伸。为融资支撑该并购案,美的大量依赖来自国有政策银行的贷款,其中中国进出口银行就提供了7.7亿欧元(约合8.7亿美元)的贷款。
USTR还援引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对美的并购Kuka一案的评论,称该案“有助于优化国内机器人产业布局,推动多行业生产自动化进程,提升中国智能制造技术水平”。
中国化工集团
中国化工集团2016年年初斥资440亿美元收购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商、第三大种子生产商瑞士先正达,曾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自然也吸引了USTR的注意。
USTR指出,这一并购案令中国化工集团掌握了一系列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的注册专利,符合五年计划中中国政府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针。
该并购案同样获得了国有政策银行的融资优待,在负债率高达74.78%(2016年信用报告)的情况下中国化工集团依然获得了来自国有银行的巨额融资。USTR还着重强调,通过并购先正达,作为中国国有企业的中国化工还控制了先正达在美国的整个分支机构,其中包括“4000名员工、33个研究所、31个生产和供应基地”。
并购先正达之后,中国化工已成为可以比肩陶氏杜邦、孟山都等美国农药巨头的国际企业,也让它成为了特朗普关税的最大潜在目标。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