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一周全球干货梳理:中美停战开启磋商、科技股 “大屠杀”、特斯拉的“生死时刻”

时间:2018-04-01 来源:未知 责编:

  

 

  Part 1:中美悄然启动磋商

  “打好太极,抛给特朗普几根‘骨头’,然后一切照旧!”这是中国被逼上谈判桌后,市场的期许。全球化以来产业的国际分工结构,包括技术储备等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时间积累后的产物。

  这一点,中国人看得很清楚,美国人心里也明白。“我们知道中国的底线在哪儿,让中国采取行动松动其产业政策体系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相当于让其自废武功。”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分析称。

  根据媒体报道,中美已启动磋商,美国政府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降低中国对美国汽车征收的关税,增加中国对美国半导体的购买,以及扩大美国企业对中国金融业的准入。而中国有信心能缩减对美货物贸易盈余,并在未来六个月内宣布新的市场开放措施,使得特朗普能以“胜利者”姿态迎接11月国会中期选举。

  “相比于与美国的贸易协定,习近平与习近平带领的中国有着更大更重要的使命。中美贸易只是两国关系的一个‘脚注’。”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一名中国高层官员说。

  但故事的演绎能否按“历史剧本”走,最核心的一点在于,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朗普是否会在谈判桌上接过中国抛过来的“骨头”?

  为什么说谈判是中美双方必然的选择? 美国想“免费占”中国哪些市场?又将在哪些领域对中国严防死守?为什么说抛售美债可能是中方祭出的“核武器”?

  主编精选在《读要闻 | 中美贸易战的必然走向:大谈判,各取所需》《大特写 | 对华301调查:写满了美国的“恐惧”》《大特写 | 美国对华301: 中国想从哪里崛起就“打”哪里》《大特写 | 抛售美债!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最锋利的武器?》中为你分析。

  美国301条款是什么“神器”?请看《大特写 | 专治各种不服的“法外神器”:美国“301条款”到底是个什么鬼?》。

  Part 2:科技股遭遇“大屠杀”

  因节假日缘故,本周美股只有四个交易日,但却意外地充满了Drama。

  在科技板块的带领下,美股三大指数连跌两日,周一还曾创下两年半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

  汇集大型科技股的纳指100本月或累跌6%,标普500大盘本季度或创2015年以来最差。纽交所集齐10支最受欢迎科技蓝筹股的FANG+指数两日连跌8%,创2014年9月创设以来最深。

  去年帮助标普累涨20%的科技股明星组合FANG,仅周二一天就抹去1800亿美元市值。社交媒体、无人驾驶、电商、流媒体等最牛的概念板块相继遭殃。

  截至周三收盘,Facebook和特斯拉跌入熊市区间(20%+),谷歌、亚马逊和奈飞进入盘整区间(10%+),苹果进入回调区间(5%+)但年内累跌1.6%。

  对于还没完全熟悉今年投资风格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为何在3月中旬以前一直被视为华尔街压舱石的科技板块,一夜之间竟成为拖累股市最深的风险?

  是故事不好听,令高速成长的科技股不再“性感”,还是三周前刚满九岁的美股牛市“药丸”?

  《读要闻 | 牛市助推器要变灭火器?科技板块到底肿么了?》《读要闻 | 美国科技股午盘突遭大屠杀,发生了什么?》《读要闻 | Facebook一度跌入熊市区间,华尔街在担心什么?》为你解读。

  Part 3:美联储“新三巨头”接近成型

  去年年底,美联储迎来1936年以来最剧烈的领导层变化——正副主席耶伦和费希尔离开、“三把手”杜德利也将在半年后离任,这意味着七个美联储理事席位出现四个空缺,全部等待特朗普提名。

  由于美联储理事的任期长达14年,并且一、二、三把手都拥有FOMC永久投票权,市场担心,当特朗普掌握着美联储的“生杀大权”后,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充满不确定性。

[page]分页标题[/page]

  新主席鲍威尔走马上任后,近日,美联储副主席和“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的名字也逐渐“浮出水面”。

  媒体报道称,现年60岁的PIMCO经济学家克拉里达(Richard Clarida)可能成为美联储下一位副主席,接替于去年9月突然以“个人原因”辞职的费希尔;而现年55岁的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则是呼声最高的“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继任人选,接替即将于今年夏季离任的杜德利。

  特朗普时代的美联储“三巨头”接近成型,是全面延续耶伦时代的货币政策路径还是全盘颠覆?“三巨头”身上的“特朗普烙印”又会给市场带来什么?

  请看《读要闻 | 美联储“新三巨头”接近成型 特朗普影响在哪里?》。

  Part 4:特斯拉又到“生死时刻”了吗?

  重要市场交付放缓、车辆部件瑕疵惊人、重要高管集体出走、电动车发生致命事故、评级遭穆迪下调、股债遭遇“华尔街秃鹫”疯狂做空、继妹成继母……马斯克的“水逆月”还没有结束。

  连续两天大跌8%后,特斯拉股价较去年9月高位已跌去三成,技术上进入熊市区域。

  和股价一同惨跌的还有特斯拉发行的债券,连续两日大跌后,特斯拉2025年到期的八年期垃圾债跌至86美元,创去年8月发行以来新低。

  事实上,本周穆迪下调特斯拉评级,并将其展望从稳定调降至负面时,就直言做出该决定的原因在于特斯拉Model 3产量“严重不足”,公司花钱如流水,资金链紧张。

  特斯拉不久后又要筹资20亿美元“解近渴”,悲观者认为该公司已经濒临破产边缘,今年现金流是燃眉之急。而把特斯拉逼入“绝境”的不是“华尔街秃鹫”,不是评级机构,更不是集体反水的高管,而是创始人马斯克个人的“恶趣味”……

  特斯拉的症结在哪儿?Model 3的产量为何迟迟上不去?

  《读要闻 | 股债都如“自由落体” 特斯拉今日之祸起于马斯克的 “恶趣味”》《大特写 | 特斯拉又到了“生死时刻”吗?》为你分析。

相关阅读

每年可减少80吨CO 2排放 Wolfram Senger-Weiss:引领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潮流阿尔滕莱茵 劳特阿赫,[详细]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