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速、社融增量不及预期的同时,却传出央行将允许商业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上浮上限的消息。路透报导称,中国央行正继续推进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拟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此举被业内普遍视为是对央行行长易纲周二表态“最佳策略是要让两条轨道(基准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利率逐渐统一” 的具体落实。
业内高管并认为,当前正迎来放松对货币信贷供求的行政控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较好时机,一方面,强化监管导致银行面临较大负债压力,银行需要更加积极地争夺存款;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希望进一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这次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按银行的规模分批进行,实际上易行长博鳌论坛已经释放信号了,这个并不是部分市场声音争论的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而是适当放松软约束,允许存款利率更多浮动。”消息人士周五透露。
另据了解,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周四也召开会议讨论上限事宜,有银行则表示“已经接到通知可以放松上限10%”。
中国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200亿元,预期11755亿元,前值8393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13300亿元,预期18000亿元,前值11700亿元;
3月M2同比8.2%,预期8.9%,前值8.8%;M1货币供应同比7.1%,预期9.5%,前值8.5%;M0货币供应同比6%,预期7.9%,前值13.5%
央行调统司司长阮健弘指出,这主要是受季节性和短期扰动性因素影响,市场对于M2短期增速不宜过度关注。
而且,比对历史数据可以发现,M2增速已经出现趋稳表现,这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作用后的结果。
阮健弘还称,目前债券业务有所恢复,同业行为更为规范,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总体看,货币供应量是总体适度的。
![]() |
但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明明团队认为,社融增速被低估,总体的融资增速并没有大幅下降。3月发行地方债1956.29亿元,由于当前的房地产面临转型,未来更多推进长租形式,融资可能转为以不计入社融的ABS形式出现,因此应加ABS规模加入重新考虑广义社融情况,且按存量指标考虑其变化。根据计算,3月广义社融存量为1968430.31,环比增加15718.2亿元,同比增加218682.14,同比增速达12.5%。
此外,M1、M2增速均低于预期,人民币存款呈增加态势。
与2017年各项存款数据相比,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两者少了3000多亿,财政存款也少减了快3000亿的规模,这两个是主要的拖累项目。
而新增人民币存款呈增加态势,主因非金融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回升所致,总体呈增长态势。
总的来看,M2、M1增速均低于预期,新增人民币存款呈回升态势,目前市场表现说明经济仍有较强韧性,基本面不弱,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认为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3.8%中枢运行。
中金的评论则指出,3月的信贷数据再次验证流动性“狭义松、广义紧”的观点:当前的流动性格局已经从2017年的“广义紧+狭义紧”逐步转向2018年的“广义紧+狭义松”。即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整体较为宽松,R与DR之间的利差收窄;不过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整体偏紧,体现在3月信贷数据中社融余额增速降至历史新低、M1同比增速从前期20%的高位回落至8%以下且低于M2,表明企业资金收缩的信号较为显著。[page]分页标题[/page]
尽管近期货币市场刻画的狭义流动性明显好于预期,不过,由于各种监管政策仍导致流动性的摩擦性上升,因此狭义流动性的宽松并不容易马上且顺畅的传导到广义流动性。体现在社融结构中,非标转标较为明显,信贷、债券等占比和净融资整体回升,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收缩较为显著。不过非标转标过程中,严监管如MPA、流动性管理办法、资本充足率约束或增加回表的制约;此外,部分银行近期反馈信贷额度较紧,也是整体社融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狭义松、广义紧,在债券市场上也出现了回购与存单、短端与长端、债券与非标收益率等的背离。从历史来看,广义流动性的松,就是融资需求减弱,配合货币政策主动向银行体系注入便宜且充裕的负债来缓解负债压力,重新激活贷款创造存款的良性循环。而这就当前而言,仍需要时间。关注在广义紧、融资环境收紧过程中对经济的负面作用。
(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人民币交易与研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