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美国打过不少贸易战,有的直接搞崩别国经济,也有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不过美国喜欢挑事的本色却并没有因此改变,反而越演越烈,在2018年伊始,一场史诗级战争打到了中国家门口。
好在,一个多月后,情况似乎见缓,美国派来庞大的经济团队赴中国谈判,似乎打算在谈判桌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管怎么样,既然有得谈,那当然是好事,证明还没闹到全面开战的地步,大家都有回旋的余地。
然而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此次中美谈判却并不顺利,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仅仅两天之后美国代表团就打道回府,真的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在看不见硝烟的谈判桌上,中美两国是如何交锋,后续态势又会如何发展呢?
1
华丽的谈判阵容
4月30日,白宫公布谈判代表团成员名单,其中透露的两大信息颇让人玩味。
一是阵容之豪华,足见美国对此次谈判的重视。
此行一共有7人,分别为包括美国财长姆努钦、美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特朗普的经济顾问拉里· 库德洛、贸易顾问纳瓦罗、国际经济事务顾问埃森斯塔特。
可以说,此次特朗普政府的经济班底已经是倾巢出动。
二是团队虽然华丽,但是很奇怪的是内部却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目标,甚至可以说有些割裂。
这7人,可分为两个派别,我们可以简单的用鹰派和鸽派来称呼。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财长姆努钦是相对温和的鸽派,他曾经供职于著名的金融机构高盛和索罗斯基金,在贸易战上立场是比较理性的,同时,他的职位也是最高的,相当于中国的副总理。
也就是说,他是最有得谈,也最有可能让步的。
除此之外,驻华大使,特朗普经济顾问,商务部长也都属于鸽派阵营,也是主谈派。
坏消息则是,在代表团中也有以莱特希泽,纳瓦罗等人为首的极端鹰派,他们对于中国的态度就两个字,强硬。
其中,莱特希泽曾参与过美日《广场协议》谈判,还同时负责知识产权的谈判,这次贸易战500亿关税的主意,就是他率先提出的。
间接搞垮日本的《广场协议》,发动贸易战,这个莱特希泽不简单。
和莱特希泽臭味相投的是贸易顾问,《致命中国》作者纳瓦罗,虽然看起来他的头衔不响,但实际上他是目前川普团队理念和政策的核心人物,算得上是幕后大佬,看他的书名就知道他对中国是什么态度了。
有一则外媒报道的趣闻是,在2017年中国的一次闭门会议上有人说,“我们讨厌跟纳瓦罗接触。”
由此可见,这个人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人,这两个鹰派也就是主战派实在不好对付。
那么这场谈判美国方面到底是由鹰派还是鸽派主导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谈判的内容就懂了。
2谈判到底是谈什么?
回忆今年几轮贸易战,可以发现一开始的钢铁和铝都是小打小闹的试探,最重要的战役是在4月3日,美国公布的对华301调查征税调查,在这一轮当中,涉及金额高达500亿美元。
随后,4月5日,特朗普再次发布声明,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研究是否对中国1000亿出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
而这次“301调查”针对的则是知识产权的问题,知识产权有什么好谈的呢?实际上美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要谈的是市场开放的问题。
因为根据惯例,美国企业要进入中方市场的许多行业,都必须要跟中方企业合作,甚至某些情况下会被强制要求转让技术。
这让美国非常不爽,因为技术一旦转让,再加上其他限制,美国竞争就再无核心优势可言,因此,[page]分页标题[/page]
表面上是技术问题,实际上是市场开放问题,只要解决中外合资的进入模式,那么美国就可以牢牢把专利攥在手里,在中国打开市场。
当然,市场开放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美国忌惮,因此美国想在贸易赤字、关税减让等每一个项目上来一次彻底的重新洗牌。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情况来看,谈判清单上大致有以下几个亮点:
★
在6月份开始的12个月内将贸易顺差减少1000亿美元,在随后的12个月内再减少1000亿美元。
★
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停止对先进制造业的所有补贴。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将目前平均10%的关税降至与美国相同的水平,其中所有“非关键部门”的平均关税均为3.5%。
同时美国还规定,双方应每季度会晤以审查进展情况。因此,可以说美方内部看似分裂,实际上,充满野心的清单却暴露了这很可能就是一份城下之盟。
那么中国会签吗?
3
结果会如何?
虽然从贸易战打响,中国顺差会吃亏的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在谈判中会落下风。
但是,既然有得谈,证明中国手中也有自己的牌可以打,而且还不差。
尤其在当下,特朗普在美国的日子不好过,既面临中期选举,他所在的党派又没有多少人支持他打贸易战。
因此,短期来说,美国即使漫天要价,最后也会落地还钱。
对比美国来看,我们的代表同样也不示弱,“边打边谈”的局面很可能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换句话说,双方的这次谈判不太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结果,事实上也是如此。
目前来看,此次谈判算是中美双方相互试探摸底,看看对方的底线在哪里。
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渡性的方案来终结这次谈判,比如说一定期限内缩减两国1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然后金融市场在未来3至5年有更多开放措施。
实际上,贸易战进行到现在这个阶段,或许认清现实才是最好的出路,包括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兴芯片事件都告诉我们,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
因此,还是那句话,高筑墙,广积梁,缓称王,大家准备好好应对接下来的贸易战吧。
4
后记
最近看到网上有些关于贸易战的言论,让人心情复杂。
其中让我最难以理解的看法是这种:中国人不怕打贸易战,中国人一定不会输,因为中国人能吃苦,50年代都赢了,现在谁怕谁?
这种话听起来是挺打鸡血的,但是我就想问问说这些话的人,你用什么行动来支持国家打这场仗,失业了回到50年代去啃树皮吗?
退一步说,就算你真愿意回去啃树皮,那你又怎么判断赢和输呢?
要我认为,输赢最简单的判断办法就是,老百姓(603883,股吧)过好了就是赢,过差了就是输。
那问题来了,你都打算吃苦,都打算回50年代去啃树皮了,那你说中国是赢了还是输了?
因此,看贸易战切忌用肾上腺素来理解,这并不是奥运会,也没有简单的输赢。
甚至可以说,真正的赢,在贸易战里很可能恰恰看上去是输。
对于中国是这样,对于美国也是这样。[page]分页标题[/page]
- END -
答疑:我现阶段的人生中,有三大终极灵魂拷问,等你来突破一下。你明明喜欢文章为什么不
点赞
呢?你明明喜欢为什么不
留言
呢?你明明喜欢为什么不
分享
呢?啊,人生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菜鸟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