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国税地税合并大势所趋 更有利于促进全国税收公平

时间:2018-06-06 来源:未知 责编:

  腾讯财经特约 倪红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2018年6月1日,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按照“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原则,抓住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国税地税机构合并,调整优化税务机构职能和资源配置。这是我国税收征管体系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国地税合并大幕将正式开启。

  1994分税制改革,通过对中央地方和地方事权、财政收入的重新划分,不仅扭转了以往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下降的问题,同时也大大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税收增长远超GDP增速。为了配合分税制改革,我国单设了一套从属于中央政府的垂直征管的国税系统,地税局和国税局分设的局面由此形成并保持至今,实际上这一地税和国税分设政策借鉴了美国的模式(美国分别设立了国税局、州税局和地税局)。事实上,国地税分设对保障分税制的顺利实施,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完善,尤其是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以来,税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营改增”让这一原地方主体税种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增值税作为共享税,主要由国税部门征管,这就造成了地方主体税种缺失,地税部门征管任务也大幅减少。如果继续沿用国地税分设的体制,将加大国税和地税之间的协调成本,降低税务部门征管效率,还容易造成纳税人办理不同业务不方便,出现“两头跑、两头查”等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国税和地税合并的征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很显然,这次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并非简单的机构回归,而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实现财政、企业、个人等多方共赢。

  进一步思考发现,这次国税和地税的合并,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但有利于提质增效,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税收公平,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不平等。地税和国税分设时,地税局直接受地方政府管辖,地方政府在追求GDP过程中,通过税收优惠和减免来招商引资,实行差异化地方税收政策,导致地税系统的征收效率过低,也引发了我国企业税负的不平等等问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税收负担率为21.23%,中国宏观税收负担率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然而在微观企业层面,普遍感受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企业甚至感到税负很重,有一些专家学者更是提出了“死亡税率”的说法。这就导致了“微观企业感受到企业税收负担很高,而宏观税负却较低”悖论的出现,一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重,而另一部分企业税收负担则较轻。尽管个别企业的感到税负很重,有“管中窥豹”之嫌,但也反映了企业税收负担的“苦乐不均”。据笔者测算,我国企业税收负担的不平等的基尼系数达0.5以上,若以衡量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0.4)为标准,我国企业税收负担的不平等程度已经处于高线,超过了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不同省份和行业之间企业也存在巨大的税负差异。

  理论上,税收政策应具有统一性,税收负担差距不大,尤其是对同一行业内的企业而言。但现实并非如此,这与我国的税收制度不完善,各地税收优惠不一,且税收征管方面存在漏洞等密切相关。国税和地税合并后,地方政府就基本失去了税收征管权,一些自由度较大的不公平税收竞争政策也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将进一步促使地方政府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和服务来吸引投资,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page]分页标题[/page]

相关阅读

每年可减少80吨CO 2排放 Wolfram Senger-Weiss:引领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潮流阿尔滕莱茵 劳特阿赫,[详细]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