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独家:证监会、央行等三大监管机构重拳出击“评级乱象”

时间:2018-06-15 来源:未知 责编:

  评级行业乱象丛生的现象,自2018年或将得到扭转。

  6月14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针对证券评级机构存在的评级虚高、评级泡沫,未能有效揭示信用风险等突出问题,2018年度证券评级机构常规现场检查相关工作已经启动。不同于以往的是,2018年度的现场检查,是由证监会、央行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三大监管机构的首次联合检查,也是史上力度最强的一次现场检查。

  据悉,本次检查对象包括全部开展业务的持牌机构,旨在提高评级执业质量为主要目的。本次检查将从6月25日正式启动,此前评级机构先自查一个月。

  证监会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证实,上述检查是为了落实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第四次会议的七项共识精神,同时推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促进评级行业健康发展。

  2017年以来,证监会与央行已就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互认,在存量互认、增量互认、监督管理、联合现场检查、联合市场化评价等方面形成了基本共识。

  自2013年以来,证监会已经对证券评级机构采取了26次行政监管措施。记者查阅证监会相关公告发现,包括鹏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在内的,所有开展证券评级业务的评级机构,均曾受到处罚,无一遗漏。

相关阅读

每年可减少80吨CO 2排放 Wolfram Senger-Weiss:引领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潮流阿尔滕莱茵 劳特阿赫,[详细]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