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共享出行产业估值高达千亿 信用免押服务将成必然趋势

时间:2018-07-11 来源:未知 责编: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1日电(高晓锳)7月10日,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2017-2018中国共享出行年度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出行用户规模达到4.35亿人。报告认为,移动出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用户出行需求持续升级,将为共享出行产业提供进一步发展空间。

  据了解,2018年第一季度经历洗牌期后,中国共享单车企业数目超过10家,共享汽车企业数目超过40家,而共享停车企业则超过200家。目前,共享出行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诸如滴滴、摩拜、ofo等,其总体估值已高达千亿元。融资总额达千亿元,共享汽车获投总金额居首位,其中,滴滴出行年内总计获得95亿美元融资。

  共享出行产业改变出行方式

  共享出行引领绿色低碳生活、促进闲置资源利用的同时,一定层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状况、减少了不必要的排放和浪费。报告认为,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的“零排放”特性,真正顺应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低碳出行理念,为减轻城市污染做出了积极贡献;利用闲置私家车资源的顺风车、网约车和共享汽车,帮助有车一族获得额外收入的同时,又服务于有需要的乘客,供需双方实现共赢。

  政策方面,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政策,总体上鼓励支持共享出行发展;融资方面,共享单车、网约车等备受资本关注,大部分于2017年底完成A轮融资,后续资金支撑较为有力;产业层面,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单车制造产业需求扩大,未来有望在现有基础上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技术层面,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成本和寿命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物联网、大数据、无人驾驶汽车等技术亦提供了基础的软件技术支持。

  共享出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报告指出,中国共享出行产业发展迅速,但不可避免,仍存在诸多挑战。

  首先,监管方面,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交通安全究责难、用户信用体系缺失。报告认为,共享出行行业从快速扩张期进入到稳步增长期,其发展变化不断对现有法规提出了的新的要求,如何不断丰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进而适应共享出行领域的新痛点及大众的新需求、新愿景,对立法机构来说是挑战。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共享出行对用户使用行为要求较高,但中国目前尚未形成整体统一的诚信体系。用户信用体系的确实容易导致用户行为约束不到位,也无法对用户破坏和非法占有共享出行工具进行有效遏制。报告分析认为,在共享经济中,用户诚信是用户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共享出行需要建立行业统一的信用体系。

  共享出行未来发展趋势

  艾媒咨询表示,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2亿,而新能源汽车只有77.7万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逐渐重视,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单车将成为人们出行主要方式。报告分析认为,除了认知层面的因素外,对比起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推广。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能反过来促进公共充电桩和能源技术进一步发展。2018年中国共享出行发展会趋向于智能化、绿色化。

  同时,现阶段,中国互联网出行存在较大信用问题,如网约车爽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遭破坏。而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第三方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技术渐趋成熟。报告分析认为,在信用评级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用户将更重视自身信用。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行业中的企业通过与中国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推广信用免押服务成为今后共享出行领域的必然趋势。(中新经纬APP)

相关阅读

每年可减少80吨CO 2排放 Wolfram Senger-Weiss:引领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潮流阿尔滕莱茵 劳特阿赫,[详细]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