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如何保就业?发改委这么说

时间:2018-07-25 来源:未知 责编: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5日电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话题,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巡视员哈增友25日表示,围绕应对摩擦,我们将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失业的形势监测分析,及时完善政策储备,确保我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巡视员哈增友 中国网 张若梦摄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巡视员哈增友 中国网 张若梦摄

  25日,国家发改委就促进就业有关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就业的信心来自于哪里?有哪些具体举措?

  哈增友强调,中国有三方面的有利条件:

  一是中国内需潜力大,应对就业冲击有空间。从经济结构上讲,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贡献率只有9.1%,换句话说,经济的增量主要是通过扩内需来实现的。这说明只要灵活应对,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加力加效扩大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就有希望化解对就业的冲击。

  二是劳动力需求旺,转岗就业有机会。从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就说明中国用工需求旺盛。同时第三产业年均新增就业人员基本维持在1500万人左右,且近年来家政、养老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很快,企业职工转岗就业的机会较多。

  三是资金储备足,应对冲击有能力。截至今年5月底,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5600亿元,这对解决因贸易摩擦可能受影响职工的就业和生活有一定保障。

  哈增友表示,对经贸摩擦只有信心、有条件也不行,关键落脚点在实干。下一步发改委将把稳定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层层压实责任,加快推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同时,围绕应对经贸摩擦,还将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失业的形势监测分析,及时完善政策储备,确保中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此外,也有媒体关心: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同时还面临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在内外交替的影响下,未来如何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

  对此,哈增友称,当前中国仍处于转方式、调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期,再加上中美经贸摩擦又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影响和挑战。所以下一步要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既要发展壮大新动能,深入推动创新创业,催生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也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

  一方面要调整优化高校学科的专业结构,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同时大力发展家政、养老服务业,开发更多生活性服务就业岗位。创新监管方式,继续发展壮大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另一方面,在发展壮大新动能的同时,围绕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引导和支持企业完善职工技能培训制度,改进技术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同时也要强化薪酬激励,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引导职工有序转换就业岗位。

  (中新经纬APP)

相关阅读

每年可减少80吨CO 2排放 Wolfram Senger-Weiss:引领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潮流阿尔滕莱茵 劳特阿赫,[详细]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