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日电 农历“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这一气候特点也使其成为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为保证消费者饮食安全,市场监管总局特作如下提示:
一、食材选购要新鲜、食物保存应恰当
伏天气候炎热潮湿,各种食材均易发生腐败变质,因此应在正规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选购新鲜的食材。避免采购或采摘不认识的野生蘑菇、野菜、野果或捕捞野生贝类,以防食物中毒。
购买的食材或食物应严格按照其贮存要求存放并尽快食用。鲜切水果避免过夜存放;干制品也应密封后冷藏保存;冷藏冷冻食品应尽快放入冰箱贮存,注意分类、分区单独包装、存放,以避免交叉污染。另外,冰箱应经常清洁、消毒,减少冰箱中微生物滋生的概率。
二、居家饮食宜清淡、饭菜加热要彻底
受暑热刺激,人们的消化能力往往会减弱,感到食欲不振。因此,夏季饮食宜口味清淡,烹调方式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饭菜要注意烧熟煮透,尤其是四季豆等豆类蔬菜以及水产品、肉类等。三餐中适当增加汤类,不仅可补充水分,还能调节口味、增加食欲;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和鱼肉蛋奶,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食物制作时特别要注意清洁卫生,加工食材应充分清洗,所用刀具、砧板要生熟分开。居家饭菜制作应适量,尽量一次吃完,剩饭剩菜应及时放入冰箱,再次食用前应确认无腐败变质并经彻底加热。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