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4-08-13 来源:王栎焜 责编:

  免职官员都去哪里了?记者盘点近6年来52起舆论普遍关注的官员免职案例,其中85名官员被免,但迄今为止已有29人起复,占比达34.12%。52起案例中,突发事件被免职的达20起,截至目前,其半数官员均已起复,相隔一段时间就走上了其他领导岗位。不同于突发事件被免官员50%起复,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免的16起案件27名官员,至今无人传出起复消息。(8月12日《新京报》)

  官员的复出话题,就这样再次铺陈于公众之前,亦再次激起舆论的涟漪,因此形成意见对垒的,依旧是熟悉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复出其实挺正常,因为回顾部分官员的被免职,他们往往是缘于影响巨大的突发事件,而非直接的违法违纪,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处分期”,就应该让其复出;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既然是免职,就应该是一种惩罚性举措,而不应该成为暂时逃避舆论的报复性手段,否则,惩罚和警示又该从何谈起?

  应该说,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因为客观地评价,“官员复出”其实并不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它至少就包括“常态复出”和“带病复出”等多种情形。所谓“常态复出”,指的是处分期限已过,并无其他问题的免职官员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甚至是领导岗位。所谓“带病复出”,指的是官员本身的违法违纪问题尚未被完全廓清,甚至其所涉事件的社会影响仍然留存,其就急匆匆地回到充满争议的工作岗位——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三鹿事件中被免官员的悉数复出。

  既然官员复出本身就是存在“区分度”的,那么对待不同的官员复出,就应该努力呈现出透明和不同的姿态。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在不少地方,“免职”早已成为某种心照不宣的“处分潜规则”。它在以处分的形式而出现,却又不是真正的处分,它们更多时候看似免去了官员的职务,但保留的却是相关的政治和物质待遇。当“免职”成为一种只为表明治理力度的形式,那么随后出现悍然的官员复出就不可避免,由此继续招致公众对官员复出的集体反感,实在理所当然。

  在行政意义外,官员任免更是“众人之事”,正因如此,官员复出就必须兼顾公众的朴素感受。而要让官员复出走出争议,不可或缺的是对于官员复出制度的迅速建立。具体地说来,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哪类免职官员有资格复出?复出考察、公示等复出程序如何进行?在顶层设计上,必须对这些情形作出规定。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些影响恶劣严重违纪的官员,追责绝不能到“免职”为止,而应代之以降级使用等更严厉的处分。如此,才能最大程度杜绝带病复出的可能。

  对于官员复出的管理,必须重新走到规范化的路径上来。如果观察得仔细,我们还会发现,新闻中的一个细节是,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免的16起案件27名官员,至今无人传出起复消息——为什么涉“不雅视频”者无人能够复出,显然是因为他们的复出很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它让一些管理者不得不有所忌惮。这事实上亦是启示,要防止官员带病复出,社会性的监督力量同样重要。要问免职官员将到哪里去,实际上问的依旧是制度规范和民众监督的力量。(王聃)

相关阅读

在6月24日-25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仓储配送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国际)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上,万纬物流荣获全国仓储地[详细]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去,荔枝有一日变色、三日变味的说法。想远距离销售荔枝[详细]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百年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自新冠疫情爆发已一年有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详细]
  2021年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岛盛大开幕,展会时间将持续一个月之久。上汽集团作为本次花博会官[详细]
5月21日,万纬物流官微宣布正式上线万纬客户服务平台,平台整合招商咨询、园区导航、投诉报修、资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