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云南鲁甸地震灾区22.97万人转移安置

时间:2014-08-14 来源:薏淳 责编:

  天崩地裂,余震频仍。大量群众失去家园。转移安置迫在眉睫!

  从抗震救灾一开始,一场确保灾区群众走出险情的转移安置战役紧急展开。目前,22.97万受灾群众得到转移安置,转移安置的群众基本实现了“五有”,即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可医治、有安全住所。

  紧急转移

  3日下午,鲁甸发生6.5级地震。刹那间,地动山摇。

  震中龙头山镇满目疮痍,人们惊慌失措。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唐正云一边狂奔一边呼喊:“大家快撤离到广场,照顾好老人娃娃,注意安全,赶紧转移!”

  “党员干部站出来,年轻劳力干起来!”龙泉社区5个党支部127名党员和青壮年劳动力,迅速投入“战斗”。在外界救援队到达前,

诺基亚员工反思没落上班时间开淘宝店 舒服死的(图)
诺基亚员工反思没落上班时间开淘宝店 舒服死的(图)
唐正云带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徒手救出15名被埋的群众,安全转移3000多名村民。

  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武警、消防和民兵预备役等各路救援大军迅速集结,从四面八方驰援地震灾区,投入抢救伤员、转移群众的抗震救灾战斗。

  此次鲁甸地震,震级虽然只有6.5级,但震中烈度高达9级,造成的损失极为惨重。据最新的灾情统计,地震已造成617人死亡、3143人受伤,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6万多户,紧急转移安置22.97万人。

  生活保障

  “震后10分钟,民政部门迅速启动救灾物资调运机制,采取部队车辆运输、部队官兵搬运、警车开道、专人护送的方式,向灾区调运救灾物资。”云南省民政厅厅长段丽元说,“目前,调集到灾区的救灾物资基本充足。”

  记者在地震灾区看到,灾区采取直升机空投、组织部队官兵和志愿者搬运、摩托车分段倒运、人背马驮等方法,千方百计尽快把救灾物资送到受灾村组。目前,已实现地震烈度9度、8度范围内受灾人口救灾物资全覆盖。

  “现在重点是调整结构、查缺补漏,根据各个村社物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调运发放物资,需要什么就送什么。”云南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白涌介绍,一些偏远村寨救灾物资仍然紧缺,存在一顶帐篷住十多个人等情况。

  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是灾区最大的集中安置点,安置了数千名受灾群众。记者看到,安置点除了实行集中做饭外,还设立了医疗点、防疫点、治安点、消防点,还有电信运营商提供充电、免费电话和寻亲等服务。

  “我们一家人一顶帐篷,吃饭是大锅饭,还发了矿泉水、方便面和糕点,看病可以去医疗点。”灰街子安置点一顶帐篷中的村民唐天虎说。

  呵护安全

  目前,地震灾区建立了342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11.66万人,分散安置11.31万人。受灾群众安置实现了“五有”,即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可医治、有安全住所。

  国土部门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连举说:“我们对排查出的隐患点采取紧急转移避让,确保地质灾害威胁区无一人居住。对342个集中安置点开展地质安全评估,确保集中安置点地质安全。”

  卫生部门组织开展了环境消杀和传染病监测。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陆林说:“根据监测,地震灾区传染病发病率在过去3年平均水平以下。这说明,地震灾区传染病控制处于有效状态,没有发生重大疫情或公共卫生事件。”

  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武警云南省总队医院、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等多家机构派出心理医生,为受灾群众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12日上午,鲁甸地震震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在龙头山镇中心小学校园内落成,学校500多名小学生将在9月1日如期开学。在灰街子安置点,一所儿童临时课堂吸引了许多儿童参加,孩子们的欢笑声从帐篷中传出……(记者伍晓阳、侯文坤)

相关阅读

在6月24日-25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仓储配送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国际)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上,万纬物流荣获全国仓储地[详细]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去,荔枝有一日变色、三日变味的说法。想远距离销售荔枝[详细]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百年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自新冠疫情爆发已一年有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详细]
  2021年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岛盛大开幕,展会时间将持续一个月之久。上汽集团作为本次花博会官[详细]
5月21日,万纬物流官微宣布正式上线万纬客户服务平台,平台整合招商咨询、园区导航、投诉报修、资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