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反规避阴影再笼中欧光伏贸易 中国光伏遇麻烦

时间:2014-08-14 来源:淝水湾 责编:

  在经历短暂的回暖后,中国光伏业再次迎来多事之秋。有消息称,欧盟光伏制造业拟于今秋对中国光伏产品提起反规避调查申请,这将是继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后,中国光伏业今年在海外遭遇的第二次阻击,预计将对该产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材料显示,包括德国太阳世界(Solarworld)在内的欧盟光伏生产商指责中国光伏企业通过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等国或地区转口等方式,规避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高额税率。

  “坦白的说,在中国光伏业内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确实有个别企业‘捣糨糊’,借用一些违规手段抢占市场。”江苏嘉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钮阿兴告诉中新社记者。

  事实上,正是中国光伏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助推了欧盟2012年启动的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由于该案涉及利益巨大,得到双方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后在中方领导人的积极斡旋下,争端以中欧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为标志宣告和平解决。

  受此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出现回暖。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提供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85%。

  然而,好景不长。继2011年对中国光伏产品抡起“双反”大棒后,今年年初,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发起二次“双反”调查,并于7月下旬做出倾销初裁。此次欧盟“效尤”,再度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欧盟如果真的发起反规避调查,势必对中国整个光伏行业造成不利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室主任刘敬东对中新社记者说,“调查甚至会波及中国在欧盟当地投资的光伏企业”。

  数据显示,中欧上次光伏摩擦,已对双边光伏贸易构成了很大影响。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年初披露的信息显示,欧盟市场在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量中的占比从2012年的七成已经下降到了2013年的三成。

  “目前看来,关键是在于欧盟方面的原产地认定。”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贺小勇分析,如果认定在相关国家的光伏产品只是简单组装加工,实质上仍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那么反规避措施就不可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欧美市场曾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地。而今,这两大市场均遭遇贸易壁垒,中国光伏行业调整已迫在眉睫。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对欧盟的出口量就不断在降低。”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洪告诉中新社记者。

  而推进市场多元化从而减少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是中国光伏产业“阵痛”之中的必然之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品对日出口高达24.6亿美元,日本已取代欧盟,跻身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市场首位。

  “国内来说,主要还是需要一个(光伏行业内的)整合。”王洪认为,此举能避免产能过剩的悲剧重演,维护市场秩序,从根本上降低光伏产品遭遇贸易壁垒的风险。(记者 石岩)

相关阅读

在6月24日-25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仓储配送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国际)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上,万纬物流荣获全国仓储地[详细]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去,荔枝有一日变色、三日变味的说法。想远距离销售荔枝[详细]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百年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自新冠疫情爆发已一年有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详细]
  2021年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岛盛大开幕,展会时间将持续一个月之久。上汽集团作为本次花博会官[详细]
5月21日,万纬物流官微宣布正式上线万纬客户服务平台,平台整合招商咨询、园区导航、投诉报修、资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