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世界50多个国家的成吉思汗文献“现身”内蒙古博物院

时间:2014-08-14 来源:大型猫科动物 责编:

  呼和浩特8月12日电 (记者 李爱平)世界上最早的外文版成吉思汗文献——波斯文《史集》;1886年法文版《史集》;盖满世界各国印章的《千年风云第一人》上海世博会记忆书;日本最早出版的《蒙古秘史》--那珂通世《成吉思汗实录》(1907);美国最早出版的成吉思汗传记——雅各布。阿博特《历史的创造者》……12日,世界首家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主人巴拉吉尼玛将其搜集到的世界50多个国家的成吉思汗文献“移步”至内蒙古博物院进行展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偌大的内蒙古博物院展厅内,这些在中外史家看来均十分罕见的成吉思汗文献安静的“躺”在展厅内,引发一批批中外游客现场驻足、拍照。有民众称,第一次在内蒙古博物院看到这么罕见的《成吉思汗传》,不仅有中文,还有日文、以及用察哈台语写就的传记,此行太值了。

  记者注意到,在展台一角,一册发黄的书籍引发了众人热议,经巴拉吉尼玛介绍,大家才知道这册书籍竟是国内最早的木刻版《成吉思汗传记》目前在国内亦属于罕见之文献。

  巴拉吉尼玛告诉记者,当天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出的成吉思汗文献约有1000余册,仅是其文献博物馆的十分之一。这些罕见文献也引发了中外各国的成吉思汗学者不辞千里来到内蒙古与其探讨、交流,并贡献最新关于成吉思汗著述的作品。

  “这几天就有来自荷兰、日本、美国等地的学者前来交流、并贡献他们的最新成吉思汗作品,博物馆的书是越来越多了,我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事很有意义。”巴拉吉尼玛兴奋的说。

  今年76岁的巴拉吉尼玛,此前在内蒙古日报任记者,退休后与老伴张继霞二人,在儿女的支持先,先后奔波世界43个国家,10余年来共搜集世界50余个国家的成吉思汗文献,共有相关类图书约册,并于2014年成立了世界首家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

  对于老人此举,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文物学者王大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专家将老人搜集到成吉思汗文献进行翻译、解密,对这些文献进行深入研究,还原成吉思汗的本来面目。(完)

相关阅读

在6月24日-25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仓储配送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国际)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上,万纬物流荣获全国仓储地[详细]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去,荔枝有一日变色、三日变味的说法。想远距离销售荔枝[详细]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百年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自新冠疫情爆发已一年有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详细]
  2021年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岛盛大开幕,展会时间将持续一个月之久。上汽集团作为本次花博会官[详细]
5月21日,万纬物流官微宣布正式上线万纬客户服务平台,平台整合招商咨询、园区导航、投诉报修、资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