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季羡林散文集《谈人生》:倾听人生的智慧

时间:2014-08-14 来源:村上小麦 责编:

  读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连吃饭时眼睛都不舍得移开。季羡林的散文集《谈人生》,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一位耄耋期颐老人写的文章,不见絮絮叨叨,更绝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的只是一个饱受了人生风雨、参透了世态炎凉的仁者智者跟你讲述他的经历,他的想法,你在与不在,他都那样讲述。这才是真正放开了一切,真正的智慧。

  季羡林认为人类虽有很多问题,但总会变好的。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路上,每一代人都要跑一段路。所以他一生读书翻译写作不止。

  我很赞同季羡林对于人生的基本看法:人活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于人与大自然,他多次引用恩格斯的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以及我国宋代大儒张载的话“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对待名利,季羡林坦承,总要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的开销,当教授也总要有些像样的文章,所以“爬格子有没有名利思想呢?坦白地说,过去是有的”。到了老年,他追求的完全是活着的意义、动脑筋的快乐,当然也有劳动后收获果实的快乐——工资不高,可是他每月都有不菲的稿酬,补贴全家人的生活,还供保姆的小孩上学,所以他每次收到稿酬单都会开心。

  烦恼,谁都有。季羡林坦承即使在求全之毁一个没有、不虞之誉纷至沓来的老年,

新疆天津商会投资和田产业和民生项目助援疆
新疆天津商会投资和田产业和民生项目助援疆
也有生气的时候,自己也不是气度多么大的人,只是他克制自己,宽恕别人。季羡林常念“忍”与“真”两字。忍,使他能够包容人世间,宠辱不惊;真,使他心怀坦荡,活得从容平静。这两字延长了他的生命,更成就了他对国家教育和文化的贡献。从这两字上来体会季羡林说的“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就好理解了。

  对于生死,季羡林最欣赏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庄子“万物方生方死”。他自创了“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不生闷气)。他这里说的不锻炼,并非反对锻炼,而是反对刻意、过度的锻炼。他也是有锻炼的,每天步行往返图书馆,在家附近散步。他总是动脑筋,认为动脑筋对身心也是很好的锻炼。

  对年轻人如何对待成功、老年人如何对待变老、人们如何对待走运与倒霉,季羡林都有朴素而令人信服的论述。这就难怪每天他都收到不少请教的信件,男女老少都有。

  读完此书,说不上解决了什么大问题,但心情总是愉快的、轻松的。

相关阅读

在6月24日-25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仓储配送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国际)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上,万纬物流荣获全国仓储地[详细]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去,荔枝有一日变色、三日变味的说法。想远距离销售荔枝[详细]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百年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自新冠疫情爆发已一年有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详细]
  2021年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岛盛大开幕,展会时间将持续一个月之久。上汽集团作为本次花博会官[详细]
5月21日,万纬物流官微宣布正式上线万纬客户服务平台,平台整合招商咨询、园区导航、投诉报修、资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