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传化支付打通物流业生态闭环

时间:2020-10-23 来源:北方金融网 责编:xiaoyan

       走进传化大厦19楼,入口处16个与人一般高的橙色字非常醒目,“做物流业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7年,传化集团总部搬到这幢沿江大楼,这一年,传化31岁,这是她第三次搬家。这一年,传化在物流业深耕17年后,旗下传化支付正式拿到央行支付牌照。19楼由此成为传化新开辟战场的指挥和研发中心。如今,传化支付近300人团队中,技术风控人员占比八成以上,算得上全集团最高科技的部门之一。截至目前,传化支付交易规模已接近3000亿元。

新战场势必匹配新挑战。传化支付总经理张文凯说,“目前的新挑战,是关注平台授信企业的波动行为。”

 今年年初,传化支付上线“信用付”产品,联合多家银行给平台中小微企业授信。一银行人士表示,“物流商贸等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银行可能连企业‘三张报表’都看不了,一般很难给他们授信。”

 

 

 

  但传化却做了这件“艰难的事”。它之所以敢“放款”,在于传化支付平台的全程“留痕”。张文凯的阐述言简意赅,商贸物流企业使用传化支付平台,从发货到收货,全程在线支付,一个订单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一一匹配,由此留下一条清晰的“运动轨迹”。这一过程中,大量交易数据沉淀下来。而传化支付的授信依据也在于此,通过数据建模,依托“运动轨迹”给企业“画像”。随着“体检”数据越发丰富,企业“画像”也从基本轮廓到素描,再到像素更高的清晰照片。目前,通过这样的“画像”,传化支付已从平台100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中筛选出70多万家“白名单”企业,可直接授信。

 业内人士表示,这条“运动轨迹”就像一条通道,为物流的两端企业打造了一条“高速公路”,既解决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问题,更为其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从今年年初至今,传化支付已为近千家中小微企业授信上千万元,解决了“救命”的现金流问题。“信用付年初上线,碰上疫情,不仅为为这产品做了一次压力测试,也的确帮助不少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这一笔信用授信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支付人员工资、货款甚至水电费等,目前贷后表现良好。”张文凯说。

在传化主要负责人的思维里,传化支付与银行合作有分工,它的重心在于金融科技,构建庞大的“支付能力+业务场景+技术支撑+风控”体系。为此,传化支付将平台企业的行为、数据标签化,建起数百个风控指标。围绕人、货、物流和资金流的多维度指标,都被纳入风控体系。

  “一家篮球生产企业,平均每天发货1000个,突然有一天发了1万个甚至10万个,这种‘波动行为’会被认为经营可能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核查。”王文博认为,这种“动态判断”,不仅看到企业的现在,更预判企业的未来。

  目前,传化支付已从区域试点向全国化布局迈进。正如传化大厦19楼醒目的16个字,其实也在阐述传化支付的特殊性,做物流端产业支付,而非消费端,以物流为场景,用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无疑,这是继支付宝后全国在线支付领域的又一项“杭州试验”。

也不难发现,传化深耕物流领域20年,从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布局智能公路港,到建起全国智能物流数据网络,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逻辑”从未换道,在这一张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物流网络中,接入产业支付、金融科技后,打通了物流业的生态闭环,并在杭州真正构建起一个具有强劲动能的“中国物流大脑”。

 

相关阅读

在6月24日-25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仓储配送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国际)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上,万纬物流荣获全国仓储地[详细]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去,荔枝有一日变色、三日变味的说法。想远距离销售荔枝[详细]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百年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自新冠疫情爆发已一年有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详细]
  2021年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岛盛大开幕,展会时间将持续一个月之久。上汽集团作为本次花博会官[详细]
5月21日,万纬物流官微宣布正式上线万纬客户服务平台,平台整合招商咨询、园区导航、投诉报修、资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将[详细]